35年如一日专注于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及教学,一项项结构抗震新技术从他及其团队手中诞生;积极致力于将最新的抗震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为国家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坚持走抗震研究的国际化合作之路,带领团队将中国的结构抗震研究推向国际舞台,培养了大批学子(包括公司总经理张坦贤博士等)成为了行业技术精英……
新科院士吕西林:同济大学培养的第一位工学博士,汶川地震后第四天就到达救灾一线
日期:2019年11月22日 10:31:56 作者:樊丽萍
刚刚,64岁的同济大学教授吕西林当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新科院士。 不少学界人士听闻这一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实至名归。事实上,198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至今,吕西林教授一直行走在工程抗震研究的最前沿。 吕西林长期从事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在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工作。他发明的“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新体系”,成功应用于2010年世博会重大工程、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工程和国家校舍抗震安全工程;他长期致力于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性能评估与设计理论的研究,相关成果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最近几年,吕西林领衔的团队还在建筑物移位改造方面有新的技术成果,目前已在上海音乐厅等多项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得到应用。
在今年新当选院士之前,吕西林于2017年4月7日荣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颁发的“纽马克奖”。纽马克奖由美国工程力学与结构工程评选委员会评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每年颁发一次,每次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一名在结构工程与工程力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一项具有国际声望的个人学术成就奖。在此之前,他还荣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公开资料显示,吕西林,1955年1月生,籍贯为陕西省岐山县。1974年9月—1979年8月,就读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民建专业。1979年的9月,吕西林来到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我国工程抗震著名专家朱伯龙教授。 1985年2月7日,同济大学授予博士研究生吕西林工学博士学位——这件事当时还作为新闻上了报纸。原来,吕西林是同济大学建校后培养的第一名工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砌块房屋抗震能力分析及其数学模型识别》所研究的课题,是当时国际上工程抗震的重要方向之一,且在国外尚未有成熟的研究成果。 从1984年底留在同济任教至今,已悠悠三十五载。同济土木系科薪火相传、不断进取、成果辈出。
2014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行“庆祝同济大学土木系科成立100周年大会”。吕西林深情回忆,他“浸沐在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氛围里,见证了(土木工程学院)飞速发展”。他记得,1979年入学时,系里只有二十几位研究生。而这一年,学院在读研究生已达两千多名。在人才培养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学院的科研与创新实力也与日俱增。 吕西林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不仅学术成果斐然,且学界不少人士提及吕西林,都会忆及当年汶川大地震的惊险救灾场景。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由吕西林担任领队的同济大学专家组6人作为国家建设部派出的“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时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的吕西林在5月16日到达成都后,根据国家住建部和四川省建设厅的总体安排,直接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他们先后在广元市、青川县、苍溪县等地,对受震房屋进行震害评估。 当时,这批同济派出的专家年龄都在50岁上下,每个人都自带帐篷。按照他们的说法,“灾区不缺壮劳力,30岁以下的年轻人缺乏经验,我们去,能快速判断工程设施的安全性,有了专家的指导,相信救灾效率将大大提高。” 就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结束返沪后不久,2008年7月,文汇报刊登的一篇报道,讲述了吕西林出席一次座谈会,结合此次在灾区看到的真实情况,披露了国内抗震标准“过山车”的现象。在这次学术会议上,吕西林以汶川地震灾区之一的广元市苍溪县为例,称发现了一些“不为太多人知晓的怪现象”:该县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于近20年间经历了大起大落——1989年规范以前按7度设防,1990年之后变为不设防,到了2001年规范以后仅按6度设防。由于汶川地震的烈度为8至11度,而汶川、北川、什邡、都江堰、青川等地区的设防标准仅为7度,这是造成灾区房屋大量倒塌的重要原因。吕西林当时还展示了一张中国历史地震分布图(1900-2005)。翔实的数据再一次警醒人们,城市建筑面临的地震威胁远大于想象。他直陈,“过高的设防标准会带来工程造价的提高和不必要的浪费,但抗震设防标准的制定要科学且具有连续性。” 熟悉吕西林的都人都知道,他对学术研究一丝不苟,且说话很“直”。这些年来,他屡屡有真知灼见见诸报端,谈问题实事求是。 比如,城市近年来不断“长高”,各种先锋建筑陆续出现,但谁来为超常规建筑安全“做担保”就成了一个问题。吕西林有一次参加学术座谈会时深入剖析:如果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另类”建筑需要组织专家会审,不仅专家要忙得团团转,而且还会出现人为的偏差。有些专家对抗震新技术了解得多,喜欢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那么在面对一个创意建筑作品时,他会投出通过票;而一些相对保守的专家,可能就投反对票。由此,一些创意之作在接受抗震安全审查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因为意见不统一而遭扼杀。他由此呼吁,对于超常规设计建筑,审查制度应该跟进。 他还透露,在当年世博园中国馆施工前,为了充分论证这一创意之作的抗震安全,很多结构专家煞费苦心。他审查专家之一,“论证过程花了我整整9个月的时间。” 抗震研究、要防患于未然。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减轻地震灾害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按照吕西林的看法,经过50多年发展,我国在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已跻身国际前列。他所在的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具有四座振动台的多功能振动台阵试验系统。在土木工程防灾,尤其是抗震试验研究上,多功能振动台被业内视为“令人艳羡的科研利器”。 吕西林认为,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以国际合作来应对地震灾害这一全球性问题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他近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学术合作。 2015年,在上海发布“科创22条”后不久,同济大学就组建地震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出“15万元起薪招聘国际博士后”,加大引智力度。充分利用政策红利、释放科研潜力,出任联合实验室主任的吕西林当时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还介绍,对接“科创22条”,科研经费的投入将不断优化——今后将允许把更多的经费“用在人头”上。由此,联合实验室将在震后可恢复功能的土木和基础设施工程、重大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等5个前沿专业领域向全球招揽才,并给国际博士后和博士生都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待遇,其中,对博士生将实行免学费并提供6万元奖学金的资助。
凭借着在结构动力试验、高层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以及在地震工程领域对人才培养与重大工程技术支撑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7年,吕西林获得由美国工程力学学会和美国结构工程学会评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颁发的“纽马克奖”。这一年获奖人总计42人,其中39名学者来自美国、2名学者分别来自英国和奥地利、他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学者。 “我们唯有勇敢地肩负起再创辉煌的历史责任,才能不负厚望。”吕西林总是这样和师生们共勉。身为高校教师,他希望自己“爱岗敬业,启发教学,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培养出更多的知识、人格、能力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身为科研工作者,他总是要求自己,“严谨诚实、不图虚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转化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撑。 ” |